「八十後」這個名詞,在二零零九及一零年,應該係最潮嘅新名詞。由政府到街坊,由三歲到八十歲,由香港人到外國人,都是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
身為八十後的一份子,時常被人討論,自自然會身同感受或一些個人體會。
首先,本人認為「八十後」之所以深入民心,是因為近幾年,政府的表現強差人意,對政府的信心指數在這一年正好和恆生指數走相反方向,當新聞播著恆生指數創一年新高的同時,接著就是對曾生的信心指數直插谷底。
接著,一批激進、滿腔屈怨的大學生,以反高鐵為借口上街,又剛巧遇着部份政府高官的無能,「八十後」的滋事份子反而被大眾接納,變成有大批支持者。因為他們敢作敢為,為民請命。
但一個銀仔一定有正反兩面,另一批(又或者是同一批)在安定社會孕育下的「八十後」,唔憂食、唔憂做,做成他們與眾多「五十後」或「六十後」有強烈對比,因為該批「五、六十後的人,成長係一個多勞多得,唔做就無得食的社會,的而且確,兩批人是成長係唔同既世界。
因此,該批「八十後」時常被「五、六十後」標籤為「唔辛苦得、唔罵得」。繼而「八十後」慢慢地由一個名詞,變成貶意詞,言而,該批被批評的「八十後」,往往就是「五、六十後」的仔仔女女。個人認為,問題的主因在於他們成長係兩個唔同既世界。試諗下,一個係富裕國家成長的人同一個貧窮國家成長的人氐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他們會否就同一事件上會有共同意見?
作為「八十後」的一群,不得不承認部份「八十後」係唔值得幫,有工唔做,怕辛苦,怕被人罵的生活例子,彼彼皆是。本人亦算是其中一人,如果你是在四大打滾數年,一定有苦自己知,心表同情。試問誰人可以一星期做足七日,日日做足十四小時?
但與此同時,又試諗下,如果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正是「五、六十後」的黃金時代,人人都是一星期做足七日,日日做足十四小時,我諗全世界對唔會怕辛苦,因為全世界都咁辛苦,要生活就要辛苦,怕辛苦就等於無得生活。
那個時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像現在的公援。而家,無工做有公援,公援都有雙糧,真係俾政府吹脹!而家打工,有部份大學生可以得幾千蚊,一些公援戶都有幾千蚊,重有雙糧,咁點解要俾錢去讀大學呢?政府施政失誤,資源錯配,做成社會問題,變相鼓吹申請公援,之所以這麼多人支持長毛、巧文姐。打工!?不如上街叫你派糖好過啦。
今日報紙報導,「八十後」訓街、飛紙飛中唐生,係大家眼中,係放肆,係唔適當既場合做唔適當既野,絕對唔係敢作敢為,為民請命。大家評定「八十後」為「麻煩友」係有道理的,希望各位「八十後」自重,但同時,請大家不要一竹桿打沉一船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